姓仇的名人叫什么名字(民国时期收藏大家传奇人生之仇焱之)

时间:2024-07-09 12:15:10

仇焱之(1910~1980),江苏太仓人。早年师从晋古斋古 玩店业主朱鹤亭,精于瓷器鉴定。民国34年(1945年)由卢吴公司在沪负责人吴启周介绍,结识英国古董商厄宝德,为其在沪办理古玩出口托运业务。民国35年以200万法币独资开 设“仇焱记”(又名“仇焱之文玩会”)于嵩山路44号。同年出任上海市古玩商业同业公会候补监事。民国38年结束在沪经营活动,去香港、瑞士继续经营古代陶瓷。收藏甚丰,且多精品。1980年病逝于瑞士,所有庋藏由裔嗣交苏富比拍 卖公司在香港、伦敦拍卖。

古玩行中有一名俗话,说是"卖者不发财,藏者发大财",被 誉为全球五大中国古陶瓷收藏家之一的仇炎之,其经历充分印证了这话的正确。藏瓷大王”——仇炎之,中国太仓人, 多年在上海、扬州经营古玩生意,因其眼力极佳,收藏了大 量的瓷器精品和高古青铜器,曾以1000港元捡漏明成化斗彩 鸡缸杯被传为业内佳话。解放前移居瑞士。

仇炎之过世后,其后人委托苏富比公司拍卖。苏富比抓住这 个契机,将仇氏藏品分三次在中国香港和英国伦敦推出。两 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一件被香港银行家马锦灿以528万 港元中标,另一件被香港收藏家区百龄以418万港元竞得,创造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最高价位,拉开了国际上中国文物艺术 品拍卖市场第一个高潮的大幕。

而2015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春拍,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 亿港元成交,创下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仇炎之幼年在上海五马路跟晋古斋朱鹤亭当学徒,人称朱二爷的朱鹤亭是个小心眼的人,做生意总是怕吃亏上当,买货仔细,同时还观察卖家的表情,脾气有点怪怪的。仇炎之和他的师傅不一样,他初期学古陶瓷的鉴定和买卖,后来专攻明清瓷器收藏,看官窑瓷器眼力特好,二十几岁就夹包在上海做古玩生意,他买货不把价钱压得太低,卖货时也不用假货蒙人,得到了同行和中外收藏家的信任。抗战期间,仇炎之在北平收藏了一只宣德雪花蓝大碗,从这只大碗的价格变迁,很能够说明收藏家能够成为富翁的原因。这只大碗原先为晚清时期一位盐运使所有,那个时代,凡与盐业沾边的事情都能发大财,盐运使曾经家财万贯,买了不少的古董。可惜后来家境破落,孙子成了大烟鬼,宣德雪花蓝大碗在被不识古董的子孙盛了二十多年的黄酱之后, 终于以5元的价格换回了5只大烟泡。天津劝业场的一家古玩 铺以5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只碗,北平琉璃厂陶庐斋经理又以 500元得到了它。仇炎之买的时候,价钱已经升到了800元。 到了1980年,香港苏富比举办的仇炎之瓷器拍卖专场中,这 只碗竟然卖到了370万港元!

上世纪50年代在香港,仇炎之曾经用1000元港币,买下了一 只别人都以为是假货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据赵汝珍著的 《古玩指南》记载:"明成化窑斗彩鸡缸杯,现存仅三 只。"成化斗彩瓷器,基本上都是官窑产品,在明代已获得了 极高的评价。万历《野获编》说:"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 金。"清初,大收藏家高江村的《成窑鸡缸歌注》:"成窑酒 杯,各式不一,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莹洁而质坚,鸡 缸,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可见其精美程度。 仇炎之买下的这只鸡缸杯,1980年在苏富比拍卖时价格为480 万港币,被誉为收藏界"拣漏"的典范。








仇炎之做为瓷器收藏大家的最后辉煌,是在上世纪香港苏富 比的拍卖会上。仇氏生前,曾在1979年卖给上海博物馆瓷器 167件。1980年过世后,其家人把他的毕生收藏委托苏富比拍 卖,1980年暮春及秋季拍卖其175件藏品。1981年及1984年又 分别拍卖其收藏的古玩精品,这些拍卖曾经引起极大的轰 动,收到空前的效果,并从此掀起了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 上的拍卖高潮。

仇国仕

仇国仕(NICOLAS K.S.CHOW):中瑞混血儿,现任苏富比 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瓷器及工艺部国际主管,专责筹划明清 两代的瓷器及工艺品拍卖。

仇国仕的祖父仇焱之先生有三个儿子,三子仇大雄 (Franklin.Chow,富兰克林·仇)即仇国仕之父,尤酷嗜 明、清犀角艺术品,且鉴藏著书丰硕。上世纪60年代,仇大 雄毕业于法国浪漫的艺术摇篮—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后甚得 著名油画家赵无极先生的精心指点,并在此邂逅了来自伯尔 尼(Bern,瑞士首都)的女画家Doris,并对其美丽高雅和艺 术天姿一见钟情,当两人的恋情如胶似漆时,Doris自然成了 仇宅的“贵宾”。而仇焱之先生偶然间洞察到,这位“蓝眼珠姑娘”对中国元明早期苏麻离青青花瓷器的欣赏,有超人 的悟性。Doris嫁入仇门后,仇家幸福地迎来奥利弗 (Olivier.Chow)和尼古拉斯(Nicolas.Chow仇国仕)两兄弟 的出世。与此同时,仇焱之先生亦精心地对贤惠的“蓝眼珠 儿媳”传授了诸多鉴赏秘笈,加之她迷恋于”苏料”青花瓷 所独有的蓝宝石色调不能自拔,久而久之,琢磨出独辟蹊径 的鉴定技巧。如今,Doris.Chow鉴别”苏料”青花瓷的眼力 已非同一般,尤其对永宣青花瓷更是一鉴便可分伯仲。仇国 仕的从小就对中国艺术品耳濡目染,完美地继承了仇氏家族 对艺术品鉴赏的独特眼光。

1999年夏天,仇国仕取得了伦敦大学艺术与考古硕士学位, 随后便加盟苏富比。此后的两三年里,仇国仕得到了朱汤生 和时任苏富比中国瓷器工艺品部主管谢启亮的大力栽培。

仇国仕最早是在伦敦苏富比实习,伦敦实习的工作主要就是 给书贴标注,蘇富比有一个非常大的图书馆。在很多人看 来,这是一件非常枯燥的工作,但这给了仇国仕很好的机会 去了解这些文献。之后仇国仕到了台湾去学习普通话,遇到 了一位很优秀的导师Jason(原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部主管谢启 亮)。当然了,一开始谢启亮他并没有立即就教仇国仕,而是让他 帮忙做了一些展览,那时蘇富比有个巡展在台湾。也是仇国 仕第一次真正上手了一些中国艺术品其中就包括了一件来自 日本坂本五郎珍藏的成化鸡缸杯,当时有一个客户要看这件 作品,Jason让仇国仕把鸡缸杯从展示柜里取出来给客人看。仇国仕便问是不是要放在盒子里?Jason说你直接拿过来就 好。那个展厅的路面都是大理石铺的,大概有个十五米的距 离吧。仇国仕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如此紧张!但他也很感激 Jason在第一次见他就给予了如此大的信任!

在他们的帮助和影响下,自2003年起,仇国仕开始致力于开 拓苏富比亚太地区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并与全球重要收藏家 及古董商保持紧密联系。在随后的几年里举办了多场成绩超 凡的拍卖,使得香港苏富比继续在中国瓷器及工艺品领域保 持风向标的地位。具有东方血统,但骨子里却处处流露着浓郁西方鉴赏眼光的仇国仕,以其中西合璧的双向优势,成功打下自己独特的行事风格,未来只要仇国士能更坚持质量的控管,甚至是更多创意的再现,那么他在苏富比的表现也将更令人有更多期待,有人戏言仇国仕,岁数大了以后,有点秃顶,把头发剃光之后更性感得一塌糊涂。



仇炎之收藏之富,可以从他为得到一件建文年款的瓷器所付 出的代价上窥见一斑。"建文"为明代朱元璋之孙朱允艘继承 皇位的年号,建文仅在位四年,即被其 叔朱棣(明成祖永乐 帝)夺位,建文四年瓷笔架底部铭文为:"建文四年三月日横 峰造,吴氏均茂志",由于建文皇帝在位日短,所烧制的瓷器有限,而有年款的瓷 器则更属凤毛麟角,至民国年间,收藏 界公认为真品的"建文"年瓷器,只有此瓷笔架了。这个笔架 辗转流传,到民国年间,由收藏家谭敬收藏。仇炎之专收明 代瓷 器时,除了建文年号,将明代所有年号的瓷器都收齐 了,因此,得不到这个瓷笔架,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越是 得不到的东西越觉得珍贵,仇炎之为了了却心愿,竟 然以只 缺"建文"年款的全套明代瓷器,换得了这个瓷笔架!









不过,再过数代人之后,仇炎之的名字会消失在中国瓷器收 藏历史的风云里。因为一位收藏家,当他的藏品几乎全部都 消散之后,他的名声、他的荣誉、他的学识、他的财富,也都渐渐消散了。

玫茵堂

再说玫茵堂,这个乍一听十分中国,细究起来却带有几分异 国情调的名字,实际是西方私人收藏中国瓷器之巨擘。在欧 洲不但比肩于阿尔弗雷德·克拉克 (Alfred Clark)及玻西瓦尔 ·大卫(Percival David),其中一些珍稀上品足可与北京及台 北两故宫之珍藏遥相辉映,难怪有媒体称这一收藏为“玫茵堂奇迹”。而多年以来,玫茵堂主人行事甚为低 调,2000件 藏品几乎没有公开展示过其全貌。直至1994年,德国学者康 蕊君(Regina Krahl)女士编纂的《玫茵堂藏中国瓷器》图录首 两册出版,这批收藏才第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与此同时, 大英博物馆展出部分玫茵堂藏珍瓷。两年后,再有精选珍品 在摩纳哥赌城蒙地卡罗公开展出。The hall among rose beds,为玫茵堂的英文译名,取意玫瑰如 茵、花开遍地之意,同时也是上演于瑞士拉珀斯维尔城的 Meienberg的一出戏剧的名字。现实中的玫茵堂坐落 于瑞士 苏黎世东南,裕利(Zuellig)兄弟的祖父于1912年购置了这处房 产,现今这里长长的地下画廊用于陈列斯蒂芬·裕利 (Stephen Zuellig)的珍藏。今年93岁的瑞士商人斯蒂芬·裕利 出生在菲律宾,他的弟弟吉尔伯特已经于2009年去世。大约 60年前,他们一起经营父亲留在马 尼拉的一间小型贸易公 司,如今裕利(Zuellig)集团是亚洲经营保健服务和医药用品首 屈一指的供销商,还是这个地区最大的农业综合企业,年营 业额约 120亿美金。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裕利兄弟就开始把他们创造的财富用 于购买中国的艺术品。他们总是寻求与最优秀的专业古董商 合作,如早期的有普里斯特利与 费拉罗(Priestleyand Ferraro),后期主要与埃斯肯纳茨(Eskenazi)合作。在这些人 中,对裕利影响最大的则是香港古董收藏家和交易商仇炎之 先生。他们是通过上海古董商海伦(Helenling)认识的。一开 始,裕利兄弟几乎对所有历史范围的中国艺术品都很感兴 趣,无论是锈迹斑斑的古老青铜器还是精致典雅的晚期御瓷。但是,逐渐哥俩的收藏各有偏好,弟弟吉尔伯特专注于从新石器时代到宋代的高古瓷收藏,而哥哥斯蒂芬则更偏重于时代较晚的元明清珍瓷。当时,收藏中国古瓷被视为罕见而古怪的兴趣,也没有大量相关的文献和教材可供参考。仇炎之在卖古董给“玫茵堂”主人的同时,也教给他买古董的三大原则:珍奇稀有、品质上乘、品相完美。以清瓷为例,优先考虑大件瓶罐盒类,碗杯之属次之,而盘碟类则更后。当然,他们绝不是这些原则的唯一遵循者,却是最为严格的执行者。他们收藏的每一件作品不仅满足稀缺和重要的标准,而且体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













艺术品收藏本身也是一门艺术,私人藏家在个人爱好下精选喜爱和重视的藏品,并赋予其收藏以蕴藏无比的传承魅力。玫茵堂与鸡缸杯,仇国仕与仇炎之收藏界传奇人物与传奇器物的结合,让宝物具有双重珍惜的历史与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