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台湾也被称为大猫熊,通常被称为“熊猫”或“猫熊”,是食肉目熊科的一种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中西部四川盆地周边的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数量大约为 1590 只左右,由于生育率低,加上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相当高,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评为濒危物种,是中国的国宝。
大熊猫黑白相间的毛色深受人们喜爱。1961 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大熊猫俨然成为物种保育最重要的象征。大熊猫也是中国在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习性:
大熊猫喜欢独居,每只大熊猫都有自己的活动区域。除发情期外,它们通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 3.9-6.4 平方公里不等,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大多数雌体仅在 30-40 公顷的核域内活动,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
饮食习惯:
熊猫有时会像熊一样捕食一些小动物,少数个体偶尔会食肉,但它们的主要食物是竹子。熊猫像人类一样的大拇指能帮助它们抓握竹竿,强而有力的双颚及后方扁平的臼齿能让它们咬碎竹子坚韧难嚼的纤维,胃中一层厚厚的黏膜能防止它们的胃被竹子尖锐的碎片划伤,但熊猫没有像其他草食动物一样的尖牙,它们的胃中也没有帮助消化和吸收植物纤维和养分的“纤维消化细菌”,而且竹子十分粗糙,养分少之又少,熊猫每天要吃 10-20 公斤的竹子,并咀嚼上千次才能摄取足够的营养。但由于熊猫十分挑食,再加上近年来竹林的开发,让熊猫无法找到足够的竹子,使得它们的数量岌岌可危。
繁殖:
成年大熊猫的发情期很短,尤其是在人工饲养后发情更为不易,一年里雌性熊猫的发情期只有几天,交配后就会分开,幼子由雌性单独养育。熊猫在野外身手灵活,擅于爬树,遇到危险时奔跑速度很快。
大熊猫常在冷杉的大树洞里生育,一胎产一子,有时产两子,怀孕时体貌无明显变化。刚出生的大熊猫幼子只有一二两重,呈粉红色,与成年熊猫形态差别很大。由于熊猫以竹子为食,每天需要长时间进食来保证热量的供给,在育幼期母熊猫也要离开幼崽 2-4 个小时外出觅食。
1990 年代以前,一些人看到母熊猫远离幼崽而迟迟不归,就对母熊猫的育幼能力表示怀疑,推断幼仔遭到遗弃。有人提出要收养这些被“遗弃”的幼仔进行人工饲养。后来,通过对野生熊猫繁殖行为的长期观察,推翻了这种观点。在没有外来干预的情况下,母熊猫长时间离巢并不是对幼崽的遗弃,而是需要吃够足够的竹子来分泌乳汁来哺育后代。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熊猫的繁殖一直是一个难题,人工条件下熊猫的自然发情减少,给它的人工繁殖带来困难。1990 年代以后,大熊猫的人工繁殖已经完成,多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