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全域旅游”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时间:2024-10-07 09:15:08

全域旅游一词的提出最先源于旅游实践。2010 年《大连市旅游沿海经济圈产业发展规划》创新性地提出“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试图通过“全域旅游”带动“全域城市化”。

规划注重推动旅游产业战略、目标、规模体系在全域空间的落实,建立起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

随后,厉新建进一步明确“全域旅游”的概念,他认为全域旅游就是各行业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自全域旅游理念提出以来,全国很多地方都充分重视其对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希望紧跟时代潮流,专心投入到“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中,甚至还强调把整个行政区域打造成一个景区。

为什么“全域旅游”会如此受重视呢?文本笔者就为大家阐述下“全域旅游”产生的背景。

经济水平提高带动旅游发展转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日渐成熟,而凭借着其关联性强、涉及面广、带动性强的特点,旅游业被很多地方定位为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更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引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破冰产业。

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后的入境旅游,后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内游客的增多,“定点式购物、定点式住宿、定车式交通、定点式游览”的旅游发展模式趋于成熟,但这种“气泡真空式”的旅游发展模式,与社会环境背景是脱节的。

之后的数十年间,我国的旅游业一直未能跳出封闭定点式的旅游发展思维惯性和实践惯性,游客似乎难逃“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行为方式。

同时,门票经济也令游客厌恶,高额的门票往往成为游客出门游玩花销很大的一部分。

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的旅游行为密切相关,当人均GDP到达2000-3000美元时,休闲旅游的需求会快速增长,当这一数值超过3000美元,度假旅游会逐渐兴旺。

我国人均GDP在2008年时超过3000美元,而2015年则高达8027美元,因此,在国民收入水平促进旅游需求转型的背景之下,全域旅游呼之欲出。

人们出游不再想跟从旅行社的指定线路与安排,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游玩内容、休闲方式全凭自己掌握,自助游、自驾游、深度游逐渐风靡。

旅游生活化、休闲化趋势突出

对于游客来说,旅游活动越发追求休闲体验,对生活化的体验也慢慢成为重要的部分,旅游与生活、休闲的界限越发模糊。

旅游活动最初总是以观光游览为主要内容,领略不同的自然风光、参观厚重的历史建筑、学习历史文化成为人们旅游的初衷,观光活动对于首次到访一个地方的游客才是重要的。

因此在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之下,景区景点也就成为了开展旅游活动所依赖的阵地,参观游览某些景区景点的路线也不断固化。

这样的发展模式终究带来诸多问题,如节假日期间热门景区景点的拥堵、基础服务设施供需矛盾、景区门票的不断飙升,甚至出现很多旅游团胁迫购物等给游客带来极差体验的现象。

随着此类问题越来越多,且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致使旅游消费的意愿不断提高,多样化的需求就出现了。

跟团游在时空上对游客的限制令散客游越来越风靡,他们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走马观花似的打卡目的地,而时间的自由又进一步调节着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旅游项目的选择,个人意愿与兴趣最大程度地支配着他们的目光与脚步。

观光资源强调震撼力,但与之不同的是,休闲趋势更强调舒适性、浸润力,因此休闲度假需要依托目的地自然环境、宜人气候、良好生态,以及社会氛围,这些需求仅依靠传统景点景区是难以满足的。

基于这样的休闲化需求,人们的足迹越来越多地开始涉猎景区外的属于当地居民的“势力范围”。

空间上对景区景点的突破,时间上对于休闲、慢节奏的追求,本质上都反映了游客旅游需求的转型,即旅游活动在人们注重休闲娱乐需求的驱使下使旅游活动更像是在当地的短暂生活,旅游活动不只停留在视觉对于美景的追求,更从触觉、味觉、知觉等各种感知来体会旅游目的地,也更注重旅游活动中的体能恢复,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

对居民来说,他们同样受惠于旅游生活化、休闲化趋势。

传统旅游方式使得旅游者消费与目的地居民的休闲消费存在明显区隔,旅游者的旅游空间与居民生活空间相对孤立而存在,地方政府也自然会重点建设外地游客活动频繁的区域,这就造成了景区内外设施条件差异明显、旅游目的地整体大环境协调性差的现象。

而新的趋势之下,随着旅游业发展越发成熟,旅游目的地发展进入新阶段。

人们注重的旅游大环境的改善,根本上也是旅游发展为当地居民谋取的福利。

倡导的主客共享、全民游客的思想,使旅游设施在居民与游客间得到共享,打破了以往二者在设施与服务方面的使用区分。

提升本地居民的休闲机会、生活品质,继而提高其参与旅游建设的积极性,正是促进旅游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