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的组词有哪些(“烛影斧声”的传说是真的吗?)

时间:2024-12-01 13:00:09

宋王朝帝位的传承在中国历史上很是有些另类,开国皇帝之后,继任的并非是其的子嗣,而是他的弟弟。在这父死子继已经成为大势的封建王朝来说是极为少见的。自古以来,中国王朝的传承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方式,虽然第二种在先秦时代比较普遍,可自秦汉大一统之后,就基本上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至少是不能成为主流。但大一统的宋王朝却采取了这种方式,也就难怪后世对于此事产生的种种疑虑,“烛影斧声”的说法也就流传了开来。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据此有说法认为,赵光义谋害了其兄赵匡胤夺取了帝位。其佐证还有,当赵匡胤死后,其妻宋皇后命太监王继恩召赵匡胤次子赵德芳入宫,而早被赵光义收买的王继恩却把赵光义带入了宫。宋皇后见来的是赵光义不禁大惊失色,对光义哀乞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则哭着回答:“共保富贵,勿忧也。”说的是,宋皇后原本的打算是立赵德芳为帝,但不想让赵光义占了先机之后的无奈选择。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王继恩其实并非赵光义的亲信,换句话说,他之所以选择赵光义而并非遵照宋皇后之命,只不过是大势使之,因为在赵匡胤死前,赵光义一直都是以皇嗣的身份存在的着。其时赵光义身为晋王,兼开封府尹,亲王加开封府尹,这在五代时期就是妥妥的皇嗣标配。在政治生活中,赵光义也是在朝政上多有参预,是大宋王朝实际上的二号人物。


实际上对于赵光义的安排,赵匡胤是有意为之的。在五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大多都是二代而亡。其母杜太后生前曾经问赵匡胤为什么能够得到帝位,赵匡胤回答是祖宗的庇佑。杜太后说不对,只是因为周世宗的儿子小,你才能够拥有天下。因此她提出让赵匡胤将皇位传于赵光义,赵光义再传于杜太后三子赵廷美,最后再有赵廷美传回给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长君掌国方能避免幼主被权臣篡权的可能,如此可保得赵氏天下。对此赵匡胤深以为然,于是就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


这个“金匮之盟”相传是三人所定,杜太后、赵匡胤在宰相赵普的见证下立下誓约,赵匡胤百年之后传位于赵光义,再传赵廷美,最后传赵匡胤之子。这个誓约是多年后赵普说出的,我们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有这个誓约。但北宋开国后的政治进程,无疑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走的。


但在北宋政局稳定后,父死子继的传位形式又开始被重新考虑。毕竟相对于兄终弟及,父死子继更有利于王朝的稳定,而作为帝国的宰相,赵普则一直是反对赵光义继承皇位的。在形势逐渐安定下来后,赵匡胤也接受了赵普的想法,逐步削弱赵光义的权力,并开始给自己的儿子展现的舞台。


可是赵光义位居皇嗣时日已久,并不是那么轻易能够晃动的。赵匡胤曾经有迁都之意,在巡视洛阳时不愿意再回开封,想将帝国的首都先迁至洛阳,最终迁到长安。这里面最主要的是战略上的考虑,但也有降低赵光义在帝国影响力的意思。作为经营许久的老巢,开封是赵光义最重要的根基所在。如果不能打掉他这个势力圈子,赵匡胤无法保证百年之后其子能够顺利地继承大统。


赵光义对此也有所察觉,为此他在幕后策动一些人反对迁都,特别是那些既得利益者。面对激烈的反对之声,赵匡胤很是无奈。他对赵光义表示,洛阳、长安形胜之地,相比开封更适合定都。赵光义回了一句:在德不在险。赵匡胤听罢长叹一声,权衡之后回了开封。


可以肯定的是,赵匡胤虽然有了废黜赵光义的心思,但赵光义羽翼已经丰满,为了帝国的稳定他又不能采取过于激烈的举动,要说徐图之的话,其实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那么赵匡胤是不是被赵光义所害呢?要说赵光义有没有这个念头,或许会有,他毕竟也能感觉得到兄长态度的变化。但要说他有没有这个能力,又要另当别论了。作为开国之君,赵匡胤对于军权的控制是相当严密的,在这上面,赵光义应该是没有多少力量。他最多就是在于政治势力上经营。在赵匡胤面前,赵光义是没有反抗的本钱的。就在赵匡胤死的那天,王继恩前去召赵光义。赵光义的第一反应就是推脱、避而不见,谎称要和家人商议。其时赵光义大概34、5岁,其子也不过十来岁,正妻已亡,赵匡胤为其指定的新妻尚未过门,他和谁商量?无非是突遇剧变下的不知所措,这说明他对于兄长的过世是感到突然的,也就是说,赵匡胤的死应该和他是没有关系的。


那到底赵匡胤是怎么死的?除了说被赵光义害死的外,也有疾病死的说法。在现代,人们渐渐多了这种看法,认为赵匡胤很有可能是死于赵氏家族的遗传疾病,在史书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一斑。在赵匡胤死前的两三年间吧,武将出身的他在一次狩猎活动中竟然从马上跌落下来,虽然他迁怒于马,将马斩首,但自那之后,他再也没有骑过马了。在自洛阳返回开封的途中,他特意去巩县拜谒了其父的陵寝,哭道再也没有机会来了。而开封距此不过几十里路,如何不能再来?这大概是他自己感到时日不多的缘故吧。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他在洛阳的那一声叹息,是对于无力回天的无奈。最终,年仅50岁的赵匡胤回到开封后不久就逝去了。


总的来说,赵匡胤虽然当初是把赵光义当作接班人来培养的,这是基于五代时期的现实做出的安排。但当北宋王朝彻底安定下来后,赵匡胤又有了父死子继的想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行动。但由于赵光义羽翼已成,再加上他身体状况的不允许,最终还是无奈地传位给了赵光义。


至于宋皇后的所作所为,不会是赵匡胤的想法,更大的可能是宋皇后想保持自己权力的投机,毕竟作为一个太后比作为一个皇嫂更有地位。她选择了18岁的赵德芳而非26岁的赵德昭,也很能说明问题。作为赵匡胤的继室,她的岁数还没有赵德昭大,选择赵德芳一是自己和他感情深,再就是相对于赵德昭更有利于自己的控制。


说到这,王继恩的选择我们就不难理解了。赵德芳岁数不大,在朝内又毫无根基,如果他即位,难保不会出现天下动荡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被赵匡胤培养了十几年的晋王赵光义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至于“烛影斧声”阴谋说之所以盛行,还是在于赵光义自身的私心,他并没有遵守当初的约定,而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从而引起了天下的非议。自那以后,民间一直有“艺祖之后当再有天下”的说法,这个说法深得人心,最终在南宋初年,太宗系的赵构在为了确保自身离异的前提下顺从了民意,又将皇位交还给了太祖系的孝宗,也算是替祖先还了债。